一、從改機(Root / 越獄)開始說起
在早期,想在 Pokémon GO 裡「飛人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對手機進行改機:Android 叫 Root,iOS 叫越獄。這種方式會解鎖系統底層權限,讓你安裝任何修改版的 App 或直接改動 GPS 定位資訊。
優點是靈活度高、能做到幾乎任何想要的功能(瞬移、搖桿、虛擬 Go Plus、自動化…),缺點則是風險極高——系統穩定性下降、官方安全機制形同虛設,帳號也更容易被 Niantic 偵測。
二、軟體型飛人
後來出現了不需要改機的「軟體型飛人」,例如 iPogo、PGSharp 等,直接透過改版 App 或系統內的虛擬定位 API 來模擬位置。
這類工具在功能上接近改機後的效果,安裝上相對簡單,但大多需要透過側載平台(AltStore、Sideloadly)或付費簽名來安裝。問題是憑證會定期失效,導致 App 無法開啟,需要頻繁重簽。此外,它們在技術層面仍是修改遊戲與系統行為,長期使用仍有被偵測的風險。
三、硬體型飛人
硬體型飛人(如 iTools BT、Armate、FlyMon)則走了完全不同的路——不直接動遊戲或手機系統,而是透過藍牙或 USB 向手機「輸入」定位訊號,手機與 Pokémon GO 只是被動接收這個位置,對遊戲來說就像正常的 GPS 模組。
由於它不會修改遊戲檔案或作業系統核心,安全性與穩定性高很多,也不受簽名或憑證失效影響,適合長期使用。
四、混合使用與風險
有些玩家會將硬體飛人與軟體型飛人混用,或額外搭配改版 App 來獲取更多功能。雖然短期內功能看似強大,但只要其中一個工具被偵測,高風險部分就可能牽連帳號整體安全。
五、FlyMon
FlyMon 採用硬體型飛人的架構,結合了:
- 定位修改、搖桿走路、座標瞬移
- 自動抓寶、自動轉補給站(Catchmon 級別功能)
- 冷卻計時器(精準計算安全等待時間)
- 自動連回(斷線自動恢復)
這樣你不用為了多功能而混用多套高風險工具,也不必擔心憑證失效或軟體閃退,能用更低的風險長期穩定遊玩。